第四章 实践-《王阳明心学智慧》


    第(1/3)页

    知与行就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王阳明则提出“知行合一”,他认为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也就是说,一个人不仅要有崇高伟大的志向,也要掌握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并努力实践,才能真正获得圣人的智慧。

    知和行并非两件事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在王阳明看来,认识是实践的起点,实践是认识的成果。圣人的学问只有一个功夫,认识和实践不能当作两件事。

    王阳明强调知与行的统一。所谓知,便是对事情各方面的思考与了解,只有思考明白、了解清楚了才能开始行动;所谓行,便是将那些思考明白、了解清楚的东西付诸实践,才能有所成就。王阳明指出,圣人之学乃身心之学,其要领在于体悟实行,不可将其当作纯粹的知识,仅仅流于口耳之间。

    然而,自古以来大多数人都把知和行看作两件事,比如人们常说:“三思而后行。”意思是思考在前,行动在后,必须经过多番仔细周密的考虑才能有所行动,认为如此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三思而后行,确实是对年轻气盛、易冲动的人最好的劝谏,因而备受世人推崇。人们相信,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才是最好的,经过反复思量的行动才能顺利进行。不幸的是,由此形成了一种重思考而轻行动的风气。或许是过于谨慎,过于追求万无一失,人们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在了无限的沉思之中,结果越想越觉得准备不够充分,越想越觉得存在很大的问题,最终使本可以尝试的想法变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致无疾而终。

    由于人的思维空间是无限宽广的,不受客观事物与能力的强行束缚,因此,过度的思考很容易偏离正轨,越想越远反而找不到重点。人们在思想的海洋中畅游太久而迟迟不上岸来付诸实践,结果无异于窒息其中,彻底失去付诸实践的机会与能力。

    唐代时期,中原大地有一片山脉盛产灵蛇,蛇胆和蛇心都是很好的药材。虽然蛇毒剧烈,见血封喉,可是为了赚钱,仍有很多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捕蛇。一天,有三个来自南方的年轻人来到附近的村子,准备进山捕蛇。

    年轻人甲在村里住了一天,第二天清晨便收拾行装上山捕蛇,但是过去好几天了,他还没有回来。原来他不懂得蛇的习性,在山里乱窜,惊扰了灵蛇;而且他由于不懂如何捕蛇,最终因捕蛇而命丧黄泉。

    年轻人乙见状,心中害怕不已,再三思虑要不要去山里捕蛇,他每天都站在村口,向大山的方向张望,时而向前走几里路,不久又走回来,终日惶惶然行走于村子与大山之间。

    年轻人丙则充分考虑了如何找蛇穴、捕蛇、解毒等问题,并向村里人讨教,掌握了寻找蛇穴、引蛇出洞等捕蛇的技术,学习制作解毒的药剂。经过半个月的准备,年轻人丙带着工具上山了。七天过去了,大家都以为他已经丧命,可是丙竟然背着沉重的箩筐回到了村里。他捕到了上百条灵蛇,赚了很多钱,之后还做起了药材生意,成为著名的捕蛇之王。

    三个年轻人一起捕蛇,一个毫不考虑、鲁莽行动;一个思来想去、迟迟不动;一个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付诸行动。三个人对待思与行的不同态度,注定了他们不同的结果。思考与行动是相辅相成的,无论偏向于哪一方,都难成大事。

    思考与行动,是人生至关重要的事,犹如人之生老病死,难以避免。小到处理家庭琐事,大到掌握国家命脉,都要思考与行动。不假思索地行动和多番思虑却不行动的人,轻则败家,重则亡国。思与行,不可偏其一,这便是中国两千多年历史积淀下来的沉痛教训,也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基础所在。

    实干家比空想家做得成功

    若不用克己功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已,天理终不自见,私欲亦终不自见。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时,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

    王阳明认为,如果没有下功夫克制私欲,每天只是说一说,最终就认识不到天理和私欲的区别。就像人走路,走了一段才能看清楚前面一段。到了岔路口,有了疑惑就要问,问明白再走,这样才能渐渐走到目的地。也就是说,光是空谈而不去实践,是无法克制自己的私欲、认识天理的,因此王阳明感叹:“天下大乱,只因空谈多而实践少。”

    古来有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世界上有两种人:一是实干家,一是空想家。空想家们想象丰富,善于夸夸其谈,总是设想做各类大事情;而实干家则是着重于做!空想家往往不管怎样努力,都无法完成那些自己应该完成或是可以完成的事情;而实干家虽然没有空想家那样富丽堂皇的说辞,却往往能获得成功。

    实干家比空想家做得成功,是因为实干家总是采取持久的、有目的的行动,而空想家很少去着手行动,或是刚开始行动便很快懈怠。实干家具备有目的地改变生活的能力,能够完成非凡的事业,不论是开一间自己的公司,写作一本书,竞选政府官员,还是参加马拉松比赛等。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空想家大多是站到一边,梦想这些而已。

    空想家往往受到人们的嘲笑,因为他们始终把自己的理想挂在嘴边,却从不见他们为之奋斗。他们谈话时言辞激烈,谈到理想时更是慷慨激昂,然而,他们是行动上的矮子。空想家总认为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可以拯救世界,但是世界却不这么认为。事实一次又一次地证明,空想家是难以获得成功的。

    战国时候,秦国派王龁攻下上党,意欲进攻长平。

    赵孝成王听到消息,命廉颇率二十多万大军驻守长平。廉颇叫兵士们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远道而来的秦军对峙,做好了长期抵抗的准备。

    王龁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廉颇只是坚守。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想打败赵国,必须想办法让赵国把廉颇调回去。”

    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富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

    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询问。赵括说:“要是换上我,打败王龁不在话下。”

    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

    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听不进去蔺相如的劝告。

    范雎得知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将军,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就布置好埋伏,然后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25000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5000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40万赵军切成两段。

    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兵士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他射死了。40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军覆没了。

    赵括是个空谈家,自以为读过兵书,对兵法之道十分谙熟,但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书本在他头脑中构筑的虚无缥缈的军事楼阁,在真实的刀光剑影中不堪一击,赵括也因“纸上谈兵”而被作为空想家的代表贻笑千古。

    良好的理论基础固然很重要,但是理论基础若不经过实践的检验,在实际应用中就不可能转化为有效的力量。无论是空谈者,还是空想者,往往自以为有了知识就有了一切,这是极度错误的想法。掌握知识是为了应用,有了目标也要实干才能实现理想,否则,单凭理论异想天开,将会导致重大的失误。因此,我们应少空谈,多实践,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在实践中。

    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做合适的事

    爱曰:“如《三坟》之类,亦有传者,孔子何以删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