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读书-《王阳明心学智慧》


    第(2/3)页

    弟子陆澄问道:“知识没有长进,该怎么办?”

    王阳明回答说:“做学问首先要有一个根基,然后从根基上下功夫,循序渐进。道家学说用婴儿作比,说得很精辟。婴儿在母亲的肚子里还未成形时只是一团气,什么知识都没有。待他出生后,方能够啼哭,而后能够笑,然后认识父母兄弟,既而可以站立、行走、能拿能背,最后世上的各种事情都会做了。这是因为婴儿的精气日益充足,筋骨也越来越有力气,头脑也越来越聪明。婴儿并非出生便具备了各种能力,所以要有个根基。”

    《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在生活中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最终能够获得圣人的学问。

    从前,纪昌去拜箭法高手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让他练好眼睛的基本功,他回家看妻子织布,练就圆睁眼睛,一点也不眨。飞卫让他练习把小东西看成大东西,纪昌练到把头发上的小虱子看成车轮,飞卫这才教他射箭,从此成为百发百中的神射手。

    如果飞卫对初学箭术的纪昌大讲特讲射箭的理论知识,而不是让他从练习瞄准开始,循序渐进地教学,飞卫将很难成为百发百中的神射手。

    做到循序渐进,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大目标分化成许多小目标,这样达到目标就会变得简单快乐得多。正如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所说:“人要有生活的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还得为大目标牺牲小目标。”

    在1984年的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凭智慧战胜对手。”而这个“智慧”是什么,山田本一没有解释。

    十年后,人们才从山田本一的自传中找到“智慧”的答案:“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赛跑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多千米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四十多千米外终点线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千米时就疲惫不堪了,因为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第一个标志……第二个标志……第三个标志……正是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帮助山田本一成为了冠军。

    这种简单的方法被许多成功人士采用,美国著名作家赛瓦里德说过:“当我打算写一本25万字的书时,一旦确定了书的主题和框架,我便不再考虑整个写作计划有多么繁重,我想的只是下一节、下一页甚至下一段怎么写。在六个月中,除了一段一段开始外,我没想过其他方法,结果就水到渠成了。”

    因此,无论是读书做学问,还是经营生活、工作,人们都不要畏惧过于遥远的目标,而要运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忙碌于一个又一个眼前可以企及的小目标,循序渐进,终究能实现自己的大目标。这正是王阳明所说的“循序渐进,才能有所长进”的道理。

    掌握知识并不等于拥有智慧

    后世不知作圣之本是纯乎天理,却专去知识才能上求圣人,以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须是将圣人许多知识才能逐一理会始得。故不务去天理上着功夫,徒弊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比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正如见人有万镒精金,不务煅炼成色,求无愧于彼之精纯,而乃妄希分两,务同彼之万镒,锡、铅、铜、铁杂然而投,分两愈增而成色愈下,既其梢末,无复有金矣。

    王阳明认为,大多数人难以成为圣人,主要是因为他们只注重在知识、才能上努力学习做圣人,认为圣人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自己只需要把圣人的知识、才能全部学会就行了,哪里知道做圣人的根本在于让心合乎天理。他们不从天理上下功夫,而是费尽精力钻研书本、考寻名物、推理形迹。这样,知识越渊博的人私欲越是滋长;才能越高,天理反而越被遮蔽。这就像看见别人拥有万镒的纯金,自己只妄想在分量上赶超别人,把锡、铅、铜、铁等杂质都掺杂到金子里去,却不肯冶炼自己的成色。虽然增加了分量,成色却更加低下,到最后有的就不是真金了。由此得出一个结论:掌握知识并不等于拥有智慧,而没有智慧,是成不了圣人的,也难以摆脱内心的烦恼和痛苦。

    国学大师冯友兰先生曾说:“就一个人的学问和修养来说,他必须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人,如果仅读了一些经典著作,掌握了一些文献资料,懂得一些概念或范畴,而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这种人不是我们所需要的。”这种人也不是生活所需要的。

    哲学家、数学家坐船渡河。数学家问正在用力划桨的船夫:“你懂数学吗?”船夫摇摇头,数学家不无遗憾地说:“那你就失去了三分之一的生命。”

    过了一会,哲学家问:“那么你懂哲学吗?”“不懂。”船夫还是摇摇头。哲学家感慨地说:“那你只剩下一半生命了。”

    这时,一阵狂风吹来,打翻了小船。哲学家、数学家和船夫都落到水里,精通水性的船夫问哲学家和数学家:“你们会游泳吗?”

    两人大叫:“不,不会!”

    船夫深深叹息道:“那么你们将失去全部的生命!”

    哲学家和数学家都是人们所认为的具有很多知识的学者,但是在面临生活中的突发状况时,他们的知识并不能帮助他们保全性命,或者说无法帮助他们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也许是一个知识丰富的哲学家,但我们并不一定是个具有创造力的哲学家,并不一定能接受新事物,不能对新鲜、新奇的事物做出敏感和及时的反应。但是智慧不同,智慧的力量是无限的,真正的智慧能帮助我们面对生活的各种难题。所以我们说,一个有知识的人并不一定拥有智慧。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积累很多关于某些事情以及很多事物的大量知识,但是要按照学到的知识去明智地行动,则是很难的。学校传授人们有关行为、宇宙、科学和各种技术的知识与技能,但是这些教育机构很少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在讲台上或实验室里夸夸其谈的专家,并不一定懂得如何处理生活问题。经过一些学者的研究,有人认为人类只有通过积累大量知识和信息才能进化。但事实却完全相反,人类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积累了大量如何杀人及破坏的知识,战争的武器越来越先进和高端,正是那些知识在不断扩大各个地方的战场,阻止我们结束所有的战争。同样,有关环保的知识也没能阻止我们杀害动物、掠夺资源和破坏地球。这些事实都一再地提醒我们:掌握知识并不等于拥有智慧。但只要你能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知识就可以转变为智慧,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这也是王阳明所推崇的“致良知”之道。

    抛弃虚浮的文辞,追求经典的实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