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金龟》是怎么个事儿-《戏里戏外》

    在某一个特定场合,若是有人突然来上一句“叫张义我的儿啊,听娘教训,待为娘对娇儿细说分明……”一般都会产生点喜剧效果。我第一次听这段唱,就是在一次笔会包租的面包车上。说起头晚某位作家朋友酒后无德,以骂人的方式逼人喝酒,说“谁不喝谁是孙子!”将当地的一些女作家给得罪了,众人齐声谴责他。天津的一位作家朋友即来了这么两句:“叫张义我的儿啊,听娘教训”——引起一阵哄笑声。天津的朋友是位戏迷,懂得生、旦、净、末、丑的各种流派,知道许多的伶人逸事,唱得也有板有眼,很有点李多奎的味道。我问他,这一段听上去有点耳熟,是什么戏呀?他即告诉我,是《钓金龟》选段,为所有老旦们的看家戏,不管什么场合,你让老旦演员来一段,她们一般都会唱这个《钓金龟》,就像现在酒宴上流行“今日痛饮庆功酒”一样。说得我挺羡慕的,遂琢磨着回去也要学学这一段。

    这一段完整的唱词是:

    叫张义我的儿啊听娘教训,待为娘对娇儿我细说分明。儿的父他遭不幸丧了性命,抛下了母子们怎度光阴?是为娘守贞节我不听他论,皆因是我的儿年小娘在中年,我怕的是百年之后身入九泉,难见儿那去世的先人,我的儿啊……

    《钓金龟》是怎么个意思?《钓金龟》又称《孟津河》《张义得宝》,为《金龟记》中的折子戏。说的是宋朝年间,河南孟津康氏早年丧夫,有两子,长子张宣娶妻王氏,次子张义。张宣发奋读书后赴试得中进士,授官祥符县令。寄书信接家眷有两种版本:一说接其妻,弃母不顾,独自上任;一说是寄书其母,接母任上,但书信被送信人误投到因嫌贫而回娘家的妻子王氏手中,母未接到,王氏独自到祥符县。张义在家每日至孟津河钓鱼奉养母亲。一日,钓得金龟,大喜,归家途中从乡邻处得知其兄做了祥符县令,归告母。康氏遣子张义至祥符县寻兄,去后杳无音信,乃亲往祥符。途中恍惚见张义满面是血,大疑。至祥符县,长子张宣迎入,康氏问询张义下落,张宣支吾以对,后始告义已身死。康氏往灵前哭祭,张义托兆,告嫂王氏觊觎金龟,将己毒死。康氏悲愤难忍,拦住去河南放粮路过祥符县的包拯喊冤,包拯查明案情,判决王氏“狗头铡”刑,张宣回家奉母。

    全剧含《钓金龟》《训子上路》《托兆哭灵》《开封府申冤》四折,但目前仅有《钓金龟》《训子上路》《托兆哭灵》三折戏流传。

    我手头有一个柳琴戏的《钓金龟》,将此故事说得比较详细,但又太过面面俱到。一开场就是张宣自我介绍:

    俺,张宣,家住河南归德府孟河沿,三年以前,我身背书箱进京赶考,得中进士,六部查缺,祥符县正印,家中撇下母亲、二弟和我那知也不知、晓也不晓的王氏夫人。我不免写封书信,差人下到河南归德府孟清河沿大王庄,下给我那岳父大人王老员外,叫我家夫人到那寒窑搬请我那母亲、二弟进京,享不尽的荣华,受不尽的富贵,就是这番主意……

    其妻王俊英接到信之后,以婆媳不和为由,不听父亲劝阻,执意独自带着丫环去祥符县了。而张义钓金龟的过程,也太琐细、太过程化,后被省略与改编,也是自然的事。

    我看过《钓金龟》的几个版本,康氏的长子,有的版本叫张宣,有的叫张仁。从其弟名为张义的角度看,叫张仁可能更合情理一些。张义钓得金龟之后,回家拿给母亲,并试之果然能敲出金子,康氏有四句唱,一般听众也耳熟能详,叫:“老天爷睁开了三分眼,母子们离却了鬼门关。这也是儿的孝心感动天地,从今后享荣华永不受那贫寒。”

    下面的一段唱,也非常普及:

    有几个贤孝子听娘来论,一桩桩一件件娘记在心。那大舜耕田为的都是孝顺,丁兰刻木、莱子斑衣,那孟宗哭竹、杨香打虎,这都是那贤孝的儿孙哪,我那不孝的儿啊!这几辈贤孝子休得来论,还有那不孝人说与儿听:清风亭张继保他天雷报应;韩信将未央宫速报幽冥。为娘言语儿不相信,怕的是我的儿头上有那四值功曹查看儿的身。我的儿行孝道将娘奉敬,自有那天爷在暗地里查巡。

    该剧为老旦和丑角戏,二花脸的张义假意不养活、侍奉老娘,才引得其母如此教训。整部戏的主题,当然就是传统文化里面的孝道,仍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