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攻心之计-《三国之银狐》


    第(1/3)页

    魏县城东的亭舍叫做南乐亭,后世这一代叫做旧治乡,再往东北大约十多里就是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县城所在。

    南乐亭周边数个乡野,村庄连绵,道路纵横,田开阡陌,有桑林池塘之美。

    汉军从东面元城方向的官道徐徐而来,道路两侧房屋中的百姓都紧闭门窗,不敢看外面的队伍。

    唯有在抵达南乐亭的亭舍时,才有数名老者在村民扶持下,于路边等候,眺望着汉军。

    关羽此时徐徐而来,他年迈老态,头发胡须灰白,不过高大的身躯还依旧如从前那样,给人充满了压迫感。

    胯下骑的并不是赤兔,而是一匹黑色健壮的战马,赤兔马在旁边被周仓牵着。

    这匹宝马今年都四十岁了,马的年龄一般也就是三十五到六十岁之间,四十岁的马已经是高龄,何况还是经常使用的战马。

    因此赤兔马同样老态龙钟,瘦弱不堪,已经不太能驮动体重二百斤的关羽,甚至后背都压下去一个凹陷的弯。

    可是关羽每次出征,想把它留在后方营地,让马夫精心饲养之时,赤兔马都发脾气绝食不吃东西。

    为此关羽也只能一直把它带在身边,让它常年陪伴在自己左右不离。

    周仓牵马,裴元绍抗着青龙刀,一群老头子加上几匹老马,这就是整个东线汉军的指挥系统所在。

    东线汉军将领普遍都属于高年龄,高级将领中年级最小的关平都快五十岁了。

    因为关平是关羽在跑路前所生,关羽跑路的时候都二十三岁了,这就意味着关羽最晚是在二十二岁生的关平。可如今关羽都已经六十八岁,所以也就是说关平最低都四十六岁。

    其余魏延、周仓、裴元绍、廖化、赵累个个都五六十岁,甚至连作为随军参谋,如今已经升为正四品的门下右仆射陆逊今年都已经四十五岁,老龄化严重。

    一群糟老头子骑着马徐徐前行,大军缓缓抵达了南乐亭,在靠近亭舍之后,关羽就翻身下马,向着乡老们走去。

    乡老们在乡间德高望重,也往往要承担起一些责任,除了负责评判乡里的道德标准以外,遇到上面的官差或者沿途的大军,也都要上来询问情况。

    汉朝有尊老的传统,基本上再恶劣如曹军一般也都不会对老人下手,结果乡老们上去,看到一群跟他们一样的老头,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

    还是为首的老者先开口道:“这位老将军,不知道尊姓?”

    “某乃关羽也。”

    关羽抚须说道。

    老者肃然起敬道:“原来是云长将军至了,当年将军万军中斩颜良,威震河北,天下人无不敬仰。”

    “哈哈哈哈哈。”

    关羽得意大笑,他这人属于顺毛驴,你顺着他夸赞他,特别是说起他最得意的事情,他就会比较高兴。

    见他大笑,老者就才小心翼翼地说道:“关将军兵临河北,粮草可否充足?”

    老头是见过大世面的,知道关羽从江东一路过来,路途千里之遥,如果后续粮草不能抵达,军队就有可能陷入缺粮的危险,而要是军队缺粮,那遭遇的恐怕是.

    关羽自然知道对方的担忧,便沉声说道:“某自江东来,粮草准备一年有余,岂能不充盈?那夏侯渊从青州退兵之际,还纵兵劫掠青州百姓,为某驱逐镇压,开仓放粮救济灾民,才不至于出现人食人之惨状,尔等休要惊慌,某大汉仁义之师,自不会对百姓动手。”

    老者大喜过望,心中一颗不安的石头就落了地,连连拱手说道:“将军信义海内皆知,我等小民自然清楚,此番来是因汉军之仁义,愿意为大汉效劳,若是粮草不足,我等虽食寡粟少,亦愿意为大军尽绵薄之力。”

    关羽笑了笑,知道对方是在说场面话,不过河北作为曹魏的大本营,汉军所到之处,百姓愿意纷纷归顺,就说明曹魏已经人心皆失,这对于大汉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他沉吟了片刻,说道:“我等粮草充沛,自是不需要尔等帮忙。不过目前城内魏军情况我尚不知晓,尔等可知道?”

    几名老者互相对视,犹豫许久,为首者才轻声说道:“确实知晓。”

    “哦?”

    关羽顿时来了兴趣,说道:“怎么回事?”

    老者就把情况说了一下。

    原来魏军还剩下四万余人,分别驻守魏县、繁阳、斥丘一带。

    由于这些魏军大部分都是河北人,所以有不少就是这一带出去的士兵,回到家乡,自然会与家人联系。

    恰好南乐亭下面一个村庄中有一名魏军军官在退守繁阳的时候,路过自己村子,就回去了一趟。

    如果是普通士兵肯定要受到惩罚,但那人是带队的军司马,那部分一千五百人都归他管,因此也没有人管到他头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