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重生在火红年代》


    第(3/3)页

      我国第一座具备规模化生产的晶圆厂是1980年开始建设的第四机械工业部无锡742厂,获当时国家投资2.8亿人民币。该厂1980年从日本东芝引进全套三英寸半导体晶圆厂,并于1982年起投产,是中国第一个具规模半导体晶圆厂。

      从84年开始,地方政府,国企,大学也纷纷从国外引进半导体晶圆厂,短短六年时间,共引进了三十三个半导体晶圆厂,不过怎么说呢。

      都是随着政治走的政治工程,政治因素远大于经济规律,大部分都是淘汰的生产线,没有产生什么效益,形成了巨大的浪费。

      不过还好,其中杀出来了无锡742厂,并没有在国际上落后太多,无锡一跃成为了国内半导体行业的领头羊。

      另外国内的光刻机在微米时代好像还挺牛的,早在82年109厂、哈尔滨量具刃具厂、阿城继电器厂,三个厂共同研制的KHA75-1型半自动接近式光刻机成功落地,在指标上已经完全对标了隔壁日本PLA500-F型光刻机。

      去年45所更是研制出了分步式光刻机样,超越了KHA75整整一代,性能指标直逼当时在光刻机领域如日中天的美利坚GCA公司生产的4800DSW光刻机。

      越是了解国内目前的芯片能力,李清风越是不可思议,此时的芯片能力在国际上还真排的上号。

      可惜的是国内芯片需求太少,良品率比不上国外,制造成本比国外企业高,性能又不如国外先进企业,国外不采购国内的芯片,一直没有形成规模。

      再加上研发建厂投入太大,一帮子买办大肆鼓吹造不如买,在九十年代初期,彻底落后世界。

      发现解码芯片,好像国内还真能生产,于是就有了这次的无锡之行。

      有北大,王为民的外贸公司,香江柠檬公司的三重介绍信,考察团受到了742厂的热烈欢迎,在742厂技术部罗主任,以及杨厂长的陪同下,参观了整个工厂。

      众人一边走一边讨论,很快就参观完了742厂,没有急着去会议室听杨厂长吹牛皮,问杨厂长要了间办公室,李清风和几个技术骨干打算先开个小会。

      “大伙用了一上午的时间了解了742厂,对于742厂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大家都是这个领域的精英人才,说说大伙的看法吧”等所有人都点上烟后,李清风率先开了口。

      倪广南作为向李清风提出在国内生产解码芯片建议的主导人,在李清风说完后,率先开了口:“根据上午的参观和罗主任的交流,742厂确实是有生产解码芯片的能力,不过良品率比较低,产能也不高,在采购价格上对比日本的代工厂会偏高”

      “老倪,都到这个时候了,你就别帮742厂说好话了,什么价格偏高,日本给咱们报80,742厂的报价估计要两百多了,而且产量上远远低于我们的需求,再加上还需要国外制造的激光头,我们的成本要提高一大截”李清风揉着眉心,苦笑道。

      “李老师,742厂的良品率和产量一直上不去,是因为国内没有市场需求的推动,半导体产业是高端制造业,是投产比非常高的产业,这些年半导体产业一直在飞速发展,未来恐怕什么东西都需要芯片”

      “现在我们国内的芯片产业和国外确实有所差距,但差距不算太过夸张,只要国内有市场源源不断地提供支持,总有一天会追上国外半导体产业”

      “目前国内只有我们公司对芯片有大量的需求,如果我们不把订单给到我们本国的企业,只想着在国外采购,那就是在养国外的产业链”

      “如果国内半导体产业死光了,芯片产业受制于人,我们公司不就要任由国外捏扁搓圆?有什么发展可言”

      亢奋的倪广南说到这里停了下来,语重心长的对着李清风说道:“李老师,我最近在读金先生的《神雕侠侣》里面有一句话我觉得写的特别好”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