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包容-《王阳明心学智慧》
第(3/3)页
把诽谤和侮辱作为进取的动力
人若着实用功,随人毁谤,随人欺慢,处处得益,处处是进德之资。若不用功,只是魔也,终被累倒。
面对诽谤和侮辱,王阳明倡导人们既要有超然坦荡的心境,又要实实在在地用功,相信自己的良知。如果能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下苦功,就能在诽谤和侮辱中得到益处。如果不用功致良知,别人的诽谤和侮辱就会像魔鬼一样对你纠缠不休,而你也会在和这些魔鬼的对抗中身心俱疲,最终被伤害的还是你自己。
一个人成功之后,往往会被嫉妒、被诽谤。俗话说得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一棵树长得比其他树木高,风首先吹断的必然是这棵树;有才能、地位比较突出的人,往往是他人争相攻击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是圣人,也难以幸免。
在王阳明看来,面对诽谤和侮辱,既要有超然面对的心态,更要有超越它的勇气。也就是说,只要有奋发向上的决心,诽谤和侮辱也能成为进取的动力。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儿子约翰:侮辱也是一种动力。
洛克菲勒在给儿子约翰的信中写道:“你或许还记得,我一直珍藏着一张我中学同学的多人合照。那里面没有我,有的只是富裕家庭的孩子。几十年过去了,我依然珍藏着它,更在心中珍藏了拍摄那张照片的情景:“那是一天下午,天气不错,老师告诉我们,有一位摄影师来要拍学生上课时的情景照。我是照过相的,但很少,对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来说,照相是奢侈的。摄影师刚一出现,我便想象着要被摄入镜头的情景,告诉自己要多点微笑,甚至开始想象如同报告喜讯一样回家告诉母亲:‘妈妈,我照相了!是摄影师拍的,棒极了!’“我兴奋地注视着那位弯腰取景的摄影师,但摄影师却在取景后用手指着我,对老师说:‘你能让那位学生离开他的座位吗,他的穿戴实在是太寒酸了,和整个画面不匹配。’面对老师的命令,我无力抗争,只能默默地离开。
“站在一旁,我感觉我的脸在发热。但我没有动怒,也没有自哀自怜,更没有埋怨我的父母为什么不让我穿得体面些,事实上他们为了让我受到良好的教育已经竭尽全力了。看着在那位摄影师调动下的拍摄场面,我攥紧了双拳,在心底向自己郑重发誓:总有一天,你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让摄影师给你照相算得了什么!让世界上最著名的画家给你画像才是你的骄傲!
“我的儿子,我那时的誓言已经变成了现实!在我眼里,侮辱一词的词义已经转换,它不再是剥掉我尊严的利刃,而是一股强大的动力,如同排山倒海,催我奋进,催我去追求一切美好的东西。说那个摄影师把一个穷孩子激励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似乎并不过分。”
洛克菲勒的经历告诉我们:有时诽谤和侮辱能形成一股力量,能震撼你的灵魂深处,促使你努力改变自己,完善自己,从而将自身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成就一番事业。如果面对别人的诽谤或侮辱,不知努力用功,而是过于在意,与之纠缠不清,就会浪费许多宝贵的精力与时间,使身心被拖累,最终一无所获。
对于恶意中伤、侮辱,你要以此为契机,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只有做得更好,做出更大的成绩,才是让诽谤者闭嘴的最好方式,也是对那些侮辱你的人的最好回应。其中的关键,就像王阳明所说的,主要看你能否实实在在地用功了。
以德报怨是人生大智慧
舜徵庸后,象犹日以杀舜为事,何大奸恶如之!舜只是自进于乂,以乂薰烝,不去正他奸恶。凡文过揜慝,此是恶人常态;若要指摘他是非,反去激他恶性。舜初时致得象要杀己,亦是要象好的心太急,此就是舜之过处。经过来,乃知功夫只在自己,不去责人,所以致得“克谐”。
王阳明认为,舜被尧征召之后,舜的弟弟象仍然整天想要把舜杀死,这是何等奸邪的事?而舜只是提高自身修养、自我克制,没有直接去纠正他的奸恶,反而用安抚的方法来熏陶感化象。文过饰非,用以掩盖自己的奸恶,这是恶人们的常态;如果直接指责他的是非,反倒会激发他的恶性。舜最初让象起念杀害自己,也是因为想让象变好的心意太过急切,这就是舜的过错。后来,舜才明白原来功夫只在自己,不能责备别人,所以才能和象和平相处。
由此可见,对待恶人,宽容的安抚比严厉的责罚更有效,更能激发出恶人心中的善意和仁爱,从而改过自新,去恶扬善。这其实就是老子所提倡的“以德报怨”的思想。
《老子》第七十四章中写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意思是说,民众不怕死,又怎能用死来威胁他们呢?老子之所以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是因为春秋时期,诸侯混乱,民不聊生,不少人为了生存,或聚而为盗,或揭竿造反。当时最著名的强盗大概是盗跖,据《庄子·杂篇》介绍,此人是大贤士柳下惠的弟弟,“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司马迁在《史记》中则说他“性格残忍凶暴,然部下盛赞其信义”,官府多次出兵镇压,都没有成功。
当然,老子这句话并不只是针对盗跖来讲的,而是泛指官府镇压盗匪的蛮横手段。他认为,老百姓没有活路才会去做强盗,镇压是没有用的。如果让老百姓有活路,他们就会爱惜生命,害怕死亡。这时候,惩处个别为非作歹的人,就没有人敢为非作歹了。官府穷奢极欲,使得老百姓没有活路,他们连死都不怕了,又怎么会怕官府镇压呢?由此可知,老子这句话的用意在于劝告统治者不要过于相信惩罚的效力,与其惩罚犯罪的人们,不如从根本上制止犯罪。让老百姓生活富足,这样他们就会自尊自爱,不管理他们,他们也懂得自律;即使有个别坏人,管理起来也会容易得多。
其实,这世上,如果人人都能有稳定幸福的生活,是没有人愿意做坏人的。老子的观点可总结为两句话:“让好人有条件做好人,让坏人不需要做坏人。”正如国学大师南怀瑾评价的那样:“‘以德报怨’是老子的思想,后世也认为它代表了道家的思想。就是说,你对不起我,我不恨你,不报复你,反而对你好,乃至把你感化。”
人们常说:“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以爱对恨,恨自然会消失。”你在憎恨别人时,心里总是愤愤不平,希望别人遭到不幸、惩罚,却又往往不能如愿,失望、莫名的烦躁之后,你便失去了轻松的心境和欢快的情绪,从而导致心理失衡;另外,在憎恨别人时,只看到别人的短处,在言语上贬低别人、在行动上敌视别人,结果使人际关系越来越僵。
宽容曾经伤害过你的人是人生大智慧,以德化怨,是成熟人性臻至化境的象征,宽容的人生收获的必将是幸福美满。因此,在面对他人对你的伤害时,与其责罚、报复,不如用安抚的方法来熏陶、感化他们,以引导他们改过向善。hf();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