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读书-《王阳明心学智慧》
第(1/3)页
做学问必须在自己的心上狠下功夫,凡是看不明白、想不通的,回到自己的内心仔细体会。书中所阐述的不过是心体,这个心体就是所谓的“天理”,体明就是道明,再没有别的。这是读书做学问的关键,也是获得人生幸福的关键。
在万事万物上学习
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虽然不是来自人们平时的见闻,但人们的知识大都是从见闻中产生的,即见闻都是良知的运用。因此,良知不局限于见闻,但也离不开见闻。
对于见闻这个问题,王阳明认为人们要做到“博文”即是“唯精”,“约礼”即是“唯一”。即人们只有广泛地在万事万物上学习存养天理的方法,才能求得至纯至精的天理,才能求得天理的统一与完整,因为天理只有一个。总之,在王阳明眼里,见多识广才能更好地致良知,获得心灵的平静和喜悦。
《礼记·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里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地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也随之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才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没有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纵观历史长河,那些成功的大师和智者无不是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他们四处学习,到处游历,最后达到了博学多才的境界。
佛学高僧星云大师就是一个博学的人,正如他自己所说:“从小到大,我一直喜欢阅读名人传记,在神游古今中外时,发现成功几乎都属于勤奋工作的人,而骄奢放逸的人注定要走向失败的命运。多年来,我走访了很多地方,在考察人文风俗,经过一番比较之后,深深感到前途充满希望的国家,往往都拥有乐观进取的人民;反之,落后贫穷的国度里,不知勤奋生产的人比比皆是。我发觉那些具有恒心毅力,能够百折不挠的朋友们,活得最为充实幸福。我自己做过各类不同的苦工、劳役,只要利济有情的事业,纵使是经过一番辛苦奋斗,也能令我终生回味无穷,所以我经常告诫徒众说:‘博学多识,是善德,是财富;才疏学浅,是罪恶,是贫穷。’”
在星云大师看来,人要成功,首要就要做到博学;而博学的首要就是读书学习,正如吴兢在《贞观政要·崇儒学》中所说,虽然上天给予了人好的品性和气质,但必须博学才能有所成就。这就像一块玉石,要经过打磨才能展现它的完美;木材虽本性包含火的因素,但要靠发火的工具才能燃烧;人的本性中包含着聪明和灵巧,也要到学业完成时才能显出美的本质。
一般来说,知识越渊博、阅历越丰富的人,应变能力就越强。他们反应敏捷,在交往中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调动长期积累的生活经验和各种知识思考解决,从而使“山重水复疑无路”转化为“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个人的社会知识多了,阅历丰富了,他就懂得了一些社会因素、心理因素,那么在与人交谈时,就更得体、更有分寸。所以,要成为一个成功者就要多掌握一些知识,这不仅是人际交往之必须,更是让心灵宁静、喜悦的最佳保证。
尤其在当今,现代科学一方面高度分化,另一方面高度综合;边缘学科相继产生,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逐渐交融。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学点社会科学,又要学点自然科学;既要广泛涉猎,又要学有专长。具体地说,我们应该多少知道一些天文、地理和人情知识。此外,除了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自然、历史、文学、美学、心理学、伦理学、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商业知识、经济学等之外,像民间故事、历史掌故,有意思的笑话、隐语、习俗,等等,都应该储存于大脑中,逐渐建起一座知识的仓库。有了这样一个知识的百宝箱,我们才能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才能帮助自己获得成功的人生。
追求面面俱到,恰恰是一种偏执
惟乾问孟子言“执中无权犹执一”。
先生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随时变易,如何执得?须是因时制宜,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将道理一一说得无罅漏,立定个格式,此正是执一。”
弟子惟乾向王阳明请教孟子所说“执中无权犹执一”这一句话的含义。
王阳明回答说:“中庸就是天理,就是易,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怎么能‘执’而不变呢?所以很难事先确定一个标准,必须因时制宜。后代的儒生们,想把各种道理阐述得完美无缺,就定了一个个固定的模式,这正是所谓的偏执了。”由此可见,追求面面俱到,是偏执的一种表现。因为世上没有完美的人,也就没有人能做到面面俱到,追求面面俱到,只会给自己增添失望和痛苦。
一位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的企业家说:“我在斯坦福大学学习最大的收获就是懂得了人生中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可能达到事事完美。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要处理、面对的事情太多了,顾此就要失彼,所以要懂得尽己所能,也要学会欣然并洒脱地放手。”
这位企业家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触,源自老师对他们的一次测试:一天,教授给学生们发下了厚厚的几摞讲义,要求学生们在一周内看完,下周测试。当时,这位企业家的课余时间都在忙着与客户洽谈合约,根本没有时间看讲义,更不要提把讲义看完并深入领会其思想了。可想而知,他的测试成绩有多么糟糕,但教授并没有责怪大家,而是说:“这些讲义本就特别多,即使你们竭尽全力也不可能全部看完,更何况你们还忙着工作,我只是想通过这次测试告诉大家不必追求面面俱到、事事完美,而要学会欣然接受人生并非十全十美。”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是全世界最出色的足球选手,十次传球,也有四次失误;最棒的股票投资专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每个人都不是完人,都有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过失,谁能保证自己的一生不犯错误呢?如果你过于追求面面俱到,追求完美,对自己做错或没有达到完美标准的事深深地自责,那么一辈子都不会快乐。�从心理学上来看,过分追求面面俱到的人常常伴随着莫大的焦虑、沮丧和压抑。事情刚开始,他们就担心失败,生怕干得不够漂亮并因此感到不安,这就妨碍了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取得成功。而一旦遭遇失败,他们就会异常灰心,想尽快从失败的境遇中逃离。他们大都没有从失败中获取任何教训,而只是想方设法让自己避免尴尬的场面。
很显然,背负着如此沉重的精神包袱,不用说在事业上谋求成功,在自尊心、家庭问题、人际关系等方面,也不可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佛陀说,花未全开月未圆,事物一旦完美,便会转变为残缺。人生,永远都是有缺憾的。佛学里把这个世界叫作“婆娑世界”,翻译过来便是能容许多缺陷的世界。本来这个世界就是有缺憾的,因此苏东坡有词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在一个有缺陷的世界里追求面面俱到的完美,实在是一种极大的偏执。如果人们能够坦然接受世界的缺陷,坦然面对自己的失误与错误,并从中汲取经验,才能真正获得王阳明所说的“良知”——心灵欢欣的智慧。�
循序渐进,才能有长进
问:“知识不长进,如何?”
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
第(1/3)页